


花蓮縣政府 於111年8月25日辦理「花蓮縣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國民中小學校長會議」,本次會議主要針對「教育政策的落實及教育議題的精進」, 特別邀請本會從「#性私密影像散播」的議題中,談如何去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由 #癒所創傷復原中心 黃宜珍主任從知名案例,如柬埔寨詐騙、 南韓N號房、霸社私密片等事件,讓大家更能淺而易懂的認識『 #數位性暴力 』是以網路或數位方式,基於性別之暴力行為,即針對性別而施加他人之暴力或不成比例地影響他人,包括身體、心理或性之傷害、痛苦、施加威脅、壓制和剝奪其他行動自由等。而花蓮縣長 #徐榛蔚 非常關注青年學子的情感教育,除了於今年六月於東部第一家創傷復原中心-癒所的影片發表會中,帶領呼籲「不拍攝、不散播、不下載、不責備」,此次領先全台各縣市而於今年的國民中小學校長會議中,增列此議題。讓花蓮縣教育者理解此議題之重要性,後續規劃花蓮縣內莘莘學子的情感教育,避免成為性私密影像散佈的受害者及加害者。 本會獲衛生福利部核准成立東部首間性創傷復原中心「#癒所」,為20歲以上曾受性創傷者提供心理輔導、諮商及法律諮詢服務,更拍攝倡議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moXuK2qlw, 呼籲受害者尋求協助。

●● 專 業 研 習 ●●
111年8月26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莊曉霞教授,來為大家講授 #原住民族的性別、性禁忌、性侵害。課程主要強調大家參與社會工作時,因多元文化價值不同,需具有結構性思考、跳脫主流價值和專業工作的框架。
#莊曉霞教授從講述"性去神聖化"過程進入主題,人類因後代繁衍,進入婚姻的範圍,開始有了社會倫理的約束及法律規範。然而原民社會文化強調關係、互相支持,可使用#家庭福祉充權模式(FWBP),從諮商基礎>改變過程>改變模式>開放心靈,強調族人習慣使用自我療癒方式,使心靈回到原民文化。
參與學員們也分組討論報告"原民性侵害預防策略和可能性",透過彼此不同意見,談到當原民面對心理創傷時,我們不能抽離服務對象的生活脈絡,"家"可能會變成創傷的引發地,盡量觀察二到三代家庭,才能了解基本需求外,靈性層面是否也被滿足。


於2022.07.28(四)辦理社區宣導
此次與花蓮市原住民家庭中心合作,走入撒固兒部落據點與部落婦女志工,宣導早年性侵害、跟蹤騷擾、數位性暴力等議題,讓部落的婦女志工成為中心的種子,將中心服務的資源,提供給需要的族人們,讓我們一起努力(手臂圖案)。 如有想進一步瞭解中心或協助,請洽癒所 創傷復原中心專線:0963-516911
#社區宣導 #花蓮市原住民家庭中心 #性侵害 #性騷擾

研 習 課 程 報 名 - 專業人員訓練
開放報名至08/15(五)中午12:00止!
◉ 主題:傳統和變奏:談原住民族的性別、性禁忌和性侵害
◉ 時間:111年8月26日 上午9點-下午4點30分
◉ 報名表單:https://reurl.cc/XjdEgM
▌指導單位: 衛生福利部 保護服務司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 / 癒所創傷復原中心
▌經費來源: 社會安全網
#研習 #研習日 #研習課程 #課程資訊 #課程內容 #性創傷

於2022.06.10(五)感謝活動贊助商 每一次活動的順利與圓滿總有許多許多幫助與支持的力量特別感謝「瓦克茶飲」 在活動中 大方的提供當日飲品,幫助活動圓滿順利的進行。 #早年性創傷 #創傷復原中心 #癒所心之療癒所在 #衛生福利部保護司

https://youtu.be/GomoXuK2qlw參與此活動的貴賓包括:親臨現場的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花蓮地院少年及家事庭庭長陳雅敏及本活動公益大使鄭亞等多位嘉賓,一同表達意見及對活動的支持,而未能到場的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副司長、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廳長則以預錄及線上連線給予祝福。 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科技的發展造成私密影像易於在網路上傳播,對受害者的身心靈有難以想像的傷害,感謝各界的支持及「癒所」的創立,期許社會能彼此合作,改善此一問題。 接著由癒所的黃宜珍主任分析網路/數位性別暴力的問題,表示此一問題日益嚴重,更進一步解釋受害者的困境,並介紹了「癒所」的功能。 在觀賞完由導演彭畯益拍攝的宣導短片「無傷之慯」後,由門諾醫院身心科王迺燕醫師和花蓮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庭庭長陳雅敏,發表專業的看法和曾見過的案例,並表示此問題需要各個單位的合作才能有效地做出改善。 交流時間,衛生局局長朱家祥分享了過去遇過的案例及對於「癒所」的支持,多位各界的來賓也互相交流、認識彼此。現場設有許多活動宣導品如:療心卡和「癒所」的公益口罩等,吸引不少來賓購買。 活動反覆倡導的四不原則「不拍攝」、「不下載」、「不散佈」、「不責備」,期盼社會能落實,並為性私密影像散播的議題努力。 #早年性創傷 #創傷復原中心 #癒所心之療癒所在 #衛生福利部保護司

於2022.05.16(五)辦理【從實體走向數位的性暴力議題】
協會於5/16舉辦「從實體走向數位的性暴力議題」課程,由警察局婦幼隊首席講師 #李景明警官 主講。李警官偵查辦案多年豐富的經驗,透過一件又一件的真實案例,使本會社工及心理師提升 #性侵害犯罪 相關知能及實務技巧。
#早年性創傷 #創傷復原中心 #癒所心之療癒所在 #衛生福利部保護司

本會於2022年獲衛生福利部補助成立 #性創傷復原中心,命名為 #癒所 。
性創傷復原是一段漫長又寂寞的旅程,性創傷倖存者,發生事件當下,忙於處理司法及周圍人的懷疑與貶抑,當司法結束後,選擇緘默不再面對,但是情緒的傷身體會記住,多年後可能影響到生活,所以性創傷倖存者,需要有一個機會重新理解過去,這個旅程現在在花蓮有我們一起陪伴,一起走向有光的旅程。
服務對象
自行預約或受轉介,#20歲(含)以上,#早年遭受性創傷(包含性侵害、性騷擾、性剝削或性私密影像被散佈等),且目前無司法案件審理中之被害人。
服務區域
花蓮地區全區(北至秀林鄉南至富里鄉)
服務項目
生活適應輔導及連結所需資源
心理諮商
律師諮詢
服務時間
上午9點至下午17點 ,由您與社工、心理師約雙方可行的時間。
費用
符合上述服務對象與議題的當事人無須付費,由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補助服務單位。
可先進行電話諮詢(03-8563020吳社工)
預約
相關資訊請至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網站:全台有7家 #性創傷復原中心>>https://dep.mohw.gov.tw/DOPS/lp-3248-105.html